飞机制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民航运输市场预计将持续向好。 截至2020年底,中国民航运输机队规模达到3903架。自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航空行业景气度的提升,民航飞机需求量稳步增长。 在册飞机中,客机有3717架,占比92%;货机有186架,占比8%。预计未来20年,新飞机交付量将超过9000架。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飞行器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工作,就业前景是不错的。飞行器制造工程行业现状 随着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美国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欧洲空客公司为代表的大型飞机公司均开始并采用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
综观飞机制造业近百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史,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由民用运输和军事用途强烈需求所牵引,并受到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形成了今天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局面。冷战时代的军备竞赛,刺激了军事工业,尤其是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飞机制造业的现状不是很乐观,工艺、装备都很落后,面临的市场压力也巨大。发动机制造的瓶颈主要在材料和精铸方面。事实上整个飞机制造业对其它行业的依赖性很高,比如电子行业、特种材料业(钛合金、复合材料等)、铸造业。
航空航天类
航空制造企业:航空制造企业是航空航天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之一。这些企业主要从事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航空器的设计、制造、维修和改装工作。毕业生可以从事飞机设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航空发动机设计、航空电子电气设计等工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简称南航(NUAA),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航空航天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因此,航空航天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首先,航空航天类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企业和机构就业,如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等。
航空航天类包括的专业主要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等。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普遍较好,尤其在国防、航天、民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航天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航空航天类专业是一种非常有前途和具有挑战性的专业。首先,航空航天类专业涉及到高度复杂的技术和工程知识,要求学生具备强大的数学、科学和技术背景。这种专业的学习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飞机和航天器的设计、制造、测试和操作等。
中国哪个地方有能力制造飞机?
1、沈阳飞机公司(沈飞)、601所、112厂:位于沈阳,作为中国最早的航空研发基地,沈飞以研发战斗机为主,生产能力强大。目前,沈飞主要生产俄罗斯战斗机,代表型号包括歼-11系列。
2、沈阳飞机公司/601所/112厂 地处沈阳,是中国最早的航空研发基地,以研发战斗机为主,生产能力相当强。目前主要生产俄国战斗机。代表型号为歼-歼-8II 2)成都飞机公司/611所/132厂 大三线上最成功的飞机设计和生产企业,其最成功的型号就是歼-7系列战斗机。
3、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沈飞集团公司):自1951年创建以来,该公司在中国航空史上创下了多个第一,包括第一架全天候高空高速、具有良好机动性能的歼8Ⅱ型飞机和第一架空中受油机。在过去50年中,沈飞集团公司研制并生产了20多种型号的飞机,为中国航空工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第一架飞机是在1954年生产的,在南昌飞机厂生产的。1954年2月,雅克-18飞机图纸、技术资料到厂,5月12日,首架初教5全机静力试验就取得了圆满成功。1954年,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迈出了极为关键的第一步,第一次向部队提供了自己生产的飞机。
5、沈阳飞机制造公司 沈飞集团公司自1951年正式创建以来,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先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50年来,沈飞集团公司先后研制生产了20多种型号几千架飞机,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6、北京科源轻型飞机公司创建于1993年,并于1995年生产出了第一架飞机,开创了新中国私营企业生产飞机的先河。1995年12月公司正式取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型号设计批准书”,和“生产许可证”。
航空工业与社会进步是怎么样的?
最后,民航业的发展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从飞行员、空乘人员到地勤人员、维修人员等,民航业为不同专业背景和技能水平的劳动者提供了广泛的就业空间。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也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收入水平。
航天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中包括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以及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研究与发展,同时各种卫星应用技术、空间加工与制造技术、空间生物技术、空间能源技术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航天科技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是维护国家安全、带动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